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聯合多家科研團隊在全固態電池技術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陰離子調控技術。該技術通過構建全新的電極-電解質界面結構,有效解決了全固態金屬鋰電池界面接觸不良的核心難題,為下一代儲能技術發展開辟了新路徑。研究團隊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黃學杰研究員牽頭,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及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團隊發現傳統全固態電池中,金屬鋰電極與固態電解質之間存在大量孔隙與裂縫,嚴重...
日前,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張強領銜的團隊在鋰電池聚合物電解質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為開發實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電池提供了新思路與技術支撐。相關成果已在線發表于《自然》。▲張強(左三)指導學生。圖片來源:清華大學當下固態電池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固-固材料之間因剛性接觸導致的界面接觸差;二是電解質難以在寬電壓窗口下同時兼容高電壓正極與強還原性負極的極端化學環境。對此,張強團隊提出富陰離子溶...
松下控股旗下的松下能源公司18日宣布,將致力于生產被視為新一代電池熱門候選的全固態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相比,全固態電池起火風險低,且能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松下能源將運用這些特點,設想用于工業機械等,力爭2026年度實現樣品出貨。松下能源副社長渡邊莊一郎在日本千葉市內舉行的電池產業展上演講稱:開發已基本結束。正在(為了商品化而)與市場對話。松下能源是向美國純電動汽車(EV)巨頭特斯拉等供應鋰離子電池的電池巨頭。在全固態電池方面...
金龍羽4月2日公告,孫公司金龍羽新能源(惠東)有限公司擬在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內投資建設固態電池關鍵材料量產線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為12億元,其中,建設投資為8.7億元,流動資金為3.3億元。孫公司已競拍取得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內相關土地使用權,前述投資額不包括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價款。
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與石油巨頭出光興產株式會社攜手,共同建設一座大型硫化鋰工廠,為豐田全固態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線提供關鍵原材料。豐田作為全固態電動汽車電池研發領域的主要參與者,一直致力于推動這一被視為電動汽車電池下一代發展方向的技術。出光興產宣布,將開始建設硫化鋰生產工廠,該工廠預計于2027年或2028年開始大規模生產,產能達到1000公噸。硫化鋰是全固態電池的關鍵原材料之一,這一舉措將為打造未來電動汽車的圣杯提供可靠的材料...
近日,寶馬集團宣布,其大圓柱電池即將上車。據該公司官方介紹,這是寶馬首次創新使用大圓柱電芯,其能量密度將提升20%、續駛里程提升30%。同時,新電池將采用全新的800V高壓平臺,充電速度提升30%,可實現快充10分鐘續航增加300公里。近年來,大圓柱電池憑借其優良性能和成本優勢受到市場青睞。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國內外企業加入大圓柱電池的研發與生產行列,加速推進其應用進程。不過,大圓柱電池在量產過程中仍面臨工藝技術等方面挑戰。在業內人士看來...
2月27日,甘肅省高臺縣新能源產業再添強引擎——年產5GWh鉛碳電池生產項目正式簽約。太湖能谷作為技術主導方與核心合作企業,攜全球領先的鉛碳儲能技術深度參與項目共建,與高臺縣攜手書寫雙碳目標下的綠色共贏新篇章。項目選址高臺縣南華工業園區,總占地600畝,規劃建筑面積10.3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作為西北地區規模領先的鉛碳儲能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深度融合太湖能谷自主研發的電池電極拓撲控制技術,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
2月8日,春節喜慶氣氛尚未散去,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簡稱航材院)石墨烯航空電池研制中試生產線已正式開工。現場機器轟鳴,技術人員神情專注地調試著設備參數。這里制造的石墨烯航空電池將應用于混合動力無人機上。石墨烯被譽為新材料之王,擁有電熱轉換效率高、升溫速度快等優異性能。航材院石墨烯新能源材料中心主任燕紹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應用石墨烯等新型材料技術制造的航空電池相比傳統電池,能量密度能提升50%以...
可再生能源開發商Scatec(SCATC.OL)的首席執行官Terje Pilskog近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隨著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系統價格的顯著下降,可再生能源在穩定能源系統中的作用正在不斷擴大,為行業帶來更多機遇。Scatec作為一家專注于可再生能源的公司,建設、擁有并運營著總發電容量為4.2千兆瓦(GW)的工廠,另有0.8千兆瓦在建,且近期有望再建成2千兆瓦的項目。其最大股東為石油公司Equinor(EQNR.OL)。Pilskog指出,過去兩年中,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下...
鋰電池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長久以來,容量衰減一直是它的痛點。隨著頻繁使用,不論是手機電池,還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都會續航堪憂,最終報廢。這一問題即將得到解決。北京時間2月13日,《自然》(Nature)主刊發表了一項來自復旦大學的研究成果《外部供鋰技術突破電池的缺鋰困境和壽命界限》。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彭慧勝、高悅團隊提出了打破電池基礎設計原則中鋰離子依賴共生于正極材料的理論,通過AI和有機電化學的結合,成功設計了鋰...
2月9日,在皖江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聚力產業升級強化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道克特斯(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態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簽約。項目總投資50億元,分兩期建設,主要建設年產200MWh全自動固態電池量產示范線及5GWh固態電池生產線,主要產品為固態電池,項目建成達產后預期年產值50億元、年稅收2.5億元。皖江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境內‌,北臨長江,南依九華山,東鄰銅陵市,西接池州市區。據了解,道克特斯(天津...
鈉離子電池(SIB)因其使用的原材料鈉非關鍵、廉價且易于獲得,被視為鋰離子電池的有前途的替代品。近日,德國弗勞恩霍夫制造技術與先進材料研究所(IFAM)宣布,由巴斯夫公司協調的SIB:DE研究聯盟正式啟動,旨在研究鈉離子電池是否能經濟高效地被改裝到鋰離子電池生產線中。據悉,首個基于鈉離子電池技術的大規模儲能設施已在中國投入運營,顯示出該技術的巨大潛力。然而,盡管鈉和鋰具有相似的電特性,但它們的化學差異導致不能直接互換。鈉離子電池...
2023年12月,印度知名汽車軟件和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KPIT宣布,已選定Trentar Energy Solutions作為其專有鈉離子電池技術的商業化合作伙伴。KPIT推出的鈉離子電池技術,能量密度介于100 Wh/kg至170 Wh/kg之間,并具備潛力提升至220 Wh/kg。這一創新技術不僅提高了能量存儲效率,還為電動汽車和能源存儲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而專注于電動汽車和能源存儲領域的Trentar Energy Solutions,憑借其強大的研究、制造和分銷網絡,將承擔起將KPIT的鈉..
總部位于德克薩斯州的電池制造商Microvast Holdings宣布,它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種全固態電池,這一創新克服了固態電池更廣泛應用的一個關鍵障礙:即如何在不犧牲安全性或長期可靠性的前提下,保持穩定的高壓運行。Microvast在一份聲明中強調:傳統的鋰離子和半固態電池受限于液體電解質,通常每節電池的標稱電壓在3.2 V至3.7 V之間。而Microvast的全固態電池技術則完全摒棄了液體電解質,實現了技術的革新。據悉,該公司的全固態電池(ASSB)工作電壓范...
雖然鋰離子電池在性能和成本方面不斷改進,但人們對 具有更好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固態電池的興趣并未減弱。從地域上看,固態電池創新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據臺北情報機構 TrendForce 稱,中國和韓國在商業化方面緊隨日本之后,日本將在 2024 年為全固態電池提供超過 6.6 億美元的補貼。日本在《2024電池產業戰略》中,提出2030年左右實現全固態電池(ASSB)商業化的目標。截至去年底,經濟產業省共批準了豐田、出光興產、三井金屬、TK Works等4家...
與現今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不同的是,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 由于科學界認為鋰離子電池已經到達極限,固態電池于近年被視為可以繼承鋰離子電池地位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