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財報,寧德時代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不僅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利潤增速更是達到營收增速的3倍。三季度相當于日賺2.016億元,前三季度盈利已逼近去年全年。
“產銷兩旺”驅動擴產提速
第三季度,寧德時代實現營業收入1041.86億元,同比增長12.90%;實現歸母凈利潤185.49億元,同比增長41.2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實現歸母凈利潤164.22億元,同比增長35.47%。
整體來看,從年初至報告期末,寧德時代總計營收2830.72億元,同比增長9.28%,一改2024年營收負增長表現;實現歸母凈利潤490.34億元,同比增長36.20%,與去年全年盈利507.45億元相比僅相差17億元。
蓬勃的市場需求支撐業績增長。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1~9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產、銷分別為1121.9吉瓦時和1067.2吉瓦時,同比增幅分別達51.4%、55.8%。據國家統計局,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鋰離子電池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長29.8%。
早在半年報時,寧德時代就已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上半年總體產能利用率保持在約90%的較高水平。”時間行至第三季度,寧德時代產能利用率依然不斷提升。據董秘蔣理介紹,三季度出貨量約180吉瓦時,其中儲能占比約20%,動力電池約80%。
“為應對客戶激增的訂單需求,公司正全力推進全球產能建設,率先進行大規模產能擴建。”寧德時代在業績說明會上透露,“國內山東濟寧、廣東瑞慶、江西宜春、福建廈門、青海、福建寧德等基地均有大幅擴產,僅山東濟寧基地預計2026年新增儲能產能就超過100吉瓦時。”
海外市場同樣布局提速。據了解,寧德時代德國工廠已于去年投產并盈利;匈牙利工廠一期項目首條產線設備進場調試,預計今年底建成并安裝調試;西班牙工廠完成前期審批正式成立合資公司,即將啟動工廠籌建;印尼電池產業鏈項目產能規劃15吉瓦時,適用于動力及儲能電池,預計于明年上半年投產。
“今年受制于產能影響,寧德時代的市場占有率受到一定影響,但公司產品競爭力強,隨著明年產能陸續釋放,相信產品會受到更多客戶歡迎。”蔣理表示。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1~9月,國內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493.9吉瓦時,累計同比增長42.5%。其中,寧德時代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210.67吉瓦時,市占率42.75%,雖較去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但仍位列第一。
“超預期”業績表現有望延續
二級市場上,多家券商機構已將寧德時代的三季度業績認定為“超預期”表現。時近年末,寧德時代的“超預期”業績能否延續?鋰電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讓投資者對此打出了問號。
近日,碳酸鋰期貨突破了連續一個多月的震蕩區間,其中主力合約在上周五盤中一度觸及76840元/噸高點,截至20日收盤報75740元/噸。同時,去庫存態勢加劇,截至上周,碳酸鋰周度庫存量13.27萬噸,環比減少2143噸。
對此,寧德時代業務負責人分析,原材料漲價主要是受到供需變化以及大宗商品和國際環境的影響。對于大宗商品漲價,公司可通過聯動機制傳導,影響不大;對于供需導致的材料上漲,由于此前在上游供應鏈布局較多,也可借供應鏈優勢抵消一部分影響。
“當前供需仍是周期波動,鋰電材料擴產是必要的。前兩年市場不太好,擴產步伐有所減緩,現在市場好轉肯定要擴產。整體上,價格圍繞價值中樞波動,核心還是產品競爭力。寧德時代的上下游供應鏈布局是行業中最完備的,有能力化解和對沖上游供應緊張和價格影響。”上述業務負責人指出。
對于下一步的業務布局,此次,寧德時代重點提及鈉電池業務,認為鈉電存在性能優勢、應用場景、商業化拐點等預期,在低溫、安全、低碳方面優勢顯著,并能減少對鋰資源的依賴,可進一步提升拓展電動車的應用邊界。
公開資料顯示,寧德時代于今年4月發布的首個鈉離子電池品牌“鈉新”性能卓越。面向乘用車,零下40攝氏度能量保持率可達90%,續航約500公里,覆蓋超四成國內市場;商用車方面,鈉新24V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使用壽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總成本較傳統鉛酸蓄電池降低61%。
除此之外,換電業務也仍是寧德時代的關注重點。近日,該公司與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同建立巧克力換電官方直銷渠道,共同推廣車電分離模式,拓展巧克力換電整車銷售;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共建覆蓋全國的換電生態網絡,合作的“巧克力換電站”與首座騏驥重卡換電站均已投入運營。
東吳證券電新行業首席分析師曾朵紅表示,第三季度,寧德時代電池價格盈利穩定,單瓦時利潤維持在8~9分。考慮到下游需求超預期,預計全年排產同比提升40%,達到730~750吉瓦時,今年盈利預期增至69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6個百分點,業績持續高增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