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此次跨區現貨交易的順利落地,得益于一套科學高效的協同機制。國家電網先組織華東各省申報用電需求,匯總形成量價曲線傳遞至南方區域電力現貨交易平臺;南方電網基于需求信息完成市場出清,精準確定成交時段與電量,全流程無縫銜接,實現電力資源“按需調配、精準輸送”。
記者了解到,這場“跨省合作”早有鋪墊。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出臺指導意見,明確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力市場體系;同年云霄直流投運,福建與廣東電網實現互聯互通,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大電網至此擁有互聯互通“硬件基礎”。
而此次交易則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互聯互通再“升級”,兩大電網電力資源“余缺互補、互為備用”市場機制橋梁搭建完成。
國網浙江電力調控中心計劃處副處長沈紹斐表示,此次交易打破了“區域墻”,讓電力保供手段更靈活,還能幫清潔電力“找到好去處”。更為關鍵的是,雙方在交易時序、報價方式、結算考核等關鍵環節達成共識,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提供了“實踐樣本”,推動形成全國電力資源高效流通的“新格局”。
據悉,此次交易中浙江、上海是交易中的主要購電方。數據顯示,10月13日浙江、上海最大成交電力分別為180萬千瓦(12時)和90萬千瓦(14時)。今年夏天,浙江全社會最高負荷超1.31億千瓦;進入10月,罕見持續高溫讓用電負荷“連連沖高”,全省最高負荷達11582萬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24.7%,國慶期間全省最高負荷11298萬千瓦,同比增長35.8%,用電量“節節攀升”。同時,電網進入秋季檢修高峰,靈紹直流等外電入浙通道“暫時歇工”,浙江對省外電力的需求就顯得尤為迫切。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浙江在省間電力現貨購電市場持續發力。數據顯示,截至10月13日,國網浙江電力年度省間現貨購電量已突破百億千瓦時,達101.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最大購入電力950萬千瓦,刷新歷史紀錄。此次兩大電網跨區電力現貨交易,更是為浙江電力保供再添“新底氣”,助力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南方總調現貨市場處主管翟哲表示,此次跨區現貨交易實現了多方共贏:華東地區通過市場化方式緩解供電壓力,增強能源保供韌性;南方區域富余清潔電力找到消納新渠道,提升能源系統綠色低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