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區能源設施建設中,鄞州區福明智慧充電站作為智能充電示范項目投入運營。該站集成光伏發電、儲能系統與智能充電設備,形成小型微電網。國網(寧波)綜合能源服務公司清潔能源事業部主任張力介紹:“與那些無預測、無響應、無協同的‘聾啞’充電站不同,福明智慧充電站打破了電網需錯配、運營商求盈利、車主盼優惠、設備求調度的‘四面楚歌’困局,可以充當城市能源應急節點。”該充電站配備114千瓦光伏頂棚與880千瓦時儲能系統,32個智能充電車位包含V2G雙向充放電功能。
在電網調峰領域,寧海抽水蓄能電站已于今年5月全面投產。該電站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通過4臺可逆式機組為華東電網提供調節服務。浙江寧海抽水蓄能公司宣傳部主任王建忠表示:“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方百姓是我們的核心理念。”該電站在建設階段每年拉動GDP超30億元,運行期年稅收貢獻約0.92億元。
沿海地區的新能源開發同步推進。象山縣海域建成多個海上風電場,其中國電象山1號海上風電場二期工程裝機容量50.4萬千瓦。該縣還建成全國最大海岸灘涂漁光互補光伏項目,實現“上可發電、下可養殖”的復合利用模式。位于北侖區的梅山綠色港口項目構建了集風電、光伏、儲能于一體的全生態能源系統,為港口運營提供清潔能源。
鄉村地區的新能源應用展現特色。海曙區龍觀鄉李岙村通過“光伏+新農村”模式建設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600千瓦。該村原村支書洪國年說:“當年經常前往西北考察,看到大漠黃沙中的一片片光伏板,于是決定在村里進行推廣。”該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創造收益約50萬元,村民每戶每月可免費用電50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