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代表在亞洲館和中國館先后3次作專題發言,向國際社會系統介紹了這個創新保護模式的理念架構、實踐路徑與階段成果,獲得IUCN、多國代表及中國政府等相關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認可。

圖1、來自中石油的企業代表在2025年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做主題分享
作為全球首家成功開展OECMs實踐的國際知名企業,中國石油已累計在全國多個生產基地設立12處OECMs保護地,總面積達4900公頃,有效促進了油氣生產與生態保護的協同發展。為了更好的以科技促進生態系統保護,自2024年起,中國石油攜手合作伙伴華為搭建了基于“感知+聯接+AI”模式的智慧監測系統,在保護地關鍵區域部署攝像頭,通過有線或5G網絡,對實時采集的數據進行回傳,通過AI進行多維度智能分析后,生成相關數據報表及動態可視化展示。目前,已同步建成覆蓋10個保護地的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體系,依托61個監測點位實現24小時不間斷物種監測分析。

圖2、OECMs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綜合監測系統
在AI等數字技術的賦能下,保護地工作人員可以更好地了解物種的遷徙變化及活動規律,采取更有針對性的生態治理和保護措施,守護物種的棲息和繁衍。截至2025年9月,監測系統可以識別320種動物,累計獲取5.4萬余條監測數據,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效果評估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

圖3、深秋的中石油大慶果午湖OECMs保護地
生物多樣性保護不僅需要企業的行動,更需要讓公眾了解和參與。中國石油通過改造現有設施建成9個綠色共享小屋,使其成為面向員工與公眾的生態文明和生物多樣性科普教育基地,198名員工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常態化開展巡護、講解等保護行動。
下一階段,中國石油將持續攜手華為等合作伙伴,打造 OECMs保護地、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綠色共享小屋、志愿服務4個體系,牽頭制定OECMs保護地相關標準,進一步發揮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引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