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用戶只能在月底才知道電費是多少,缺乏對用電成本的實時把控。今年 5 月,《江蘇省電力現貨市場運營規則(V2.0 版)》印發,自 6 月起開展電力現貨市場長周期結算試運行。用戶可以隨時查看電價,根據每 15 分鐘產生的動態電費,科學安排生產計劃,選擇在電價便宜的時段用電,從而降低用電成本。現在,規則明確現貨市場按照每日 96 個點的分時電量及電價進行電費結算,參與用戶規模從 1.5 萬戶大幅增至 68 萬戶。這一變化不僅擴大了電力現貨市場的參與范圍,更讓更多企業有機會享受到市場化電價帶來的紅利,也為其他地區的電力市場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為了確保新結算模式的順利實施,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營銷服務中心從數據全、系統穩、計算準三個方面精準發力。在數據采集方面,通過完善采集 2.0 系統的數據擬合功能,實現數據采集完整率達到 99.9%,為電費結算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在系統運行方面,優化營銷 2.0 系統的軟硬件參數配置,確保能在 30 分鐘內完成全量用戶的日清電量計算,大大提高了結算效率;在計算準確性方面,通過優化核算規則與算法,減少電量計算差錯,保障了電費結算的公平公正。不僅有助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益,還能促進企業優化生產流程,為企業用戶提供了更加靈活、高效、透明的用電服務。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的這一創新舉措,對于推動電力市場改革、促進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由此,我們要像國網江蘇電力那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打破傳統的電費結算模式,引入市場化的價格機制,讓電力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的進步提供更加強有力的電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