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座高原風電項目并網后,每年輸送的清潔電力可滿足約4.5萬戶家庭用電需求。據測算,項目投運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65萬噸,相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44萬噸。該高原風電項目的建成,為西藏地區能源結構優化和低碳發展提供了支撐。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面臨低氧、零下20攝氏度低溫和8級以上大風等嚴峻挑戰,有效施工期被壓縮至7個月。四川院項目團隊通過人員適應性管理、機械高原改裝和施工工藝優化等措施,構建了標準化管理模式。團隊系統總結形成的《高原風電建設指導書》,為類似環境下的風電建設提供了可參考的實踐經驗。
該項目成功實現了在極端環境下的安全高效建設,風機在雪域高原上平穩運行,持續將清潔電力輸送至藏區電網。目前項目已轉入后續階段,團隊正全面總結建設經驗,為同類項目提供技術和管理參照。
這一高原風電項目的順利投運,為西藏自治區新能源開發利用提供了示范案例,也對區域能源保障和環境保護產生了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