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近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21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1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21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1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趨好。管轄海域海水水質整體持續向好,水質優良海域面積比例持續提升、劣四類海域面積持續下降。
為全力推進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有關大氣污染問題整改,幫助指導地方和企業紓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痛點、難點、堵點,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持續改善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加強2022年汛期水環境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近年來,全國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等問題突出,部分地區環境基礎設施存在明顯短板,部分斷面汛期污染強度長期居高不下,城鄉面源污染正在上升為制約水環境持續改善的主要矛盾。各地要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緊盯汛期水質明顯反彈斷面,切實加強水環境監管,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
5月2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1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21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介紹,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趨好,但近岸局部海域生態環境質量有待改善。
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車用汽油》(GB 17930-2016)和《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202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陜政辦發〔2022〕8號)要求,全面提升燃油品質,減少機動車排氣污染,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廣泛開展節能降碳宣傳教育,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積極營造節能降碳濃厚氛圍,加快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2022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定為6月13日至19日,全國低碳日定為6月15日。
可持續航空燃料是控制民航業碳排放快速增長的關鍵技術手段,是民航業碳減排必須啃下的“硬骨頭”,必須加快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發展。近期,受國際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非洲多個國家面臨航空燃油供應短缺,一些航空公司出現因缺油被迫取消航班的情況。考慮到我國充足的航油產能和能源保供力度,類似情況在我國出現的概率較低,不必過于擔憂。但從中長期看,航空燃料替代是我國民航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棘手問題。
迎著錢塘江畔的徐徐微風,杭州錢塘多能互補零碳柔直示范區內,風、光能經過柔性換流閥匯聚,讓園區內“直流零碳小屋”的燈亮了起來。
400 余家品牌企業參展,數十家上市公司齊聚合肥。首屆污防展總面積逾 30000 平方米,全國 400 余家行業品牌企業亮相污防展,數十家上市企業同臺展出,共計展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的數千種高端技術裝備和前沿科技產品。
從廣州市水務局處獲悉,截至目前,廣州市累計建成地埋式(半地埋式)污水處理廠14座,總處理規模達到204萬噸/日,地埋式污水處理規模已達到全國第一。
5月22日至24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率團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達沃斯論壇)。在24日舉行的對話會上,解振華宣布中國力爭10年內植樹700億棵。24日的對話會以“保護我們的星球和人類”為主題,解振華和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共同出席。解振華在演講中介紹了中國為實現氣候目標推進的優先行動,《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在實現“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方面發揮的作用,以及保持自然和氣候行動勢頭采取的新舉措。
最近,鹽城響水供電公司全面貫徹能源清潔低碳發展新戰略,其管理創新推廣項目——“縣級供電企業以工業領域節能為目標的綜合能源服務體系建設”,成功入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2022年度管理創新重點項目計劃的通知》,標志著該公司在工業領域綜合示范區的新征程中,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近日,上海城投集團、上海建工、隧道股份共同推動亞洲最大污水處理廠工程——上海竹園污水處理廠四期工程穩步復工復產。工程投運后,處理廠總處理規模將達到340萬噸/天,位列亞洲第一,將有效改善上海市長江口近岸水環境質量,助力推動長江大保護。
空氣也能賣錢?5月中旬,記者在山東省蒙陰縣采訪時發現,買賣空氣的雙方是山東鑼響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與山東翰逸神飛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翰逸神飛),前者以10萬元購買了4000噸二氧化碳排放權。這是山東林業碳匯首單交易。
“地熱作為五大非碳基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核能)之一,在‘雙碳’行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地熱開發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尤其是中深層地熱,資源開發潛力巨大。”近日,在2022年第四屆地熱開發百人論壇暨中深層地熱能技術應用線上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熱產業工作委名譽理事長汪集暘說。
中國環保新聞,環保,環保新聞,環境保護,煙氣環保處理,廢水環保處理,環保設備,環保產品